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中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关键在这两个5%
7月7日上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在会上说,人类活动是引起二氧化碳温度升高的原因,这点毋庸置疑。现在中国的排放比较大,我们对全球的碳中和、碳减排责无旁贷。
扫一扫,关注我们
7月7日上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在会上说,人类活动是引起二氧化碳温度升高的原因,这点毋庸置疑。现在中国的排放比较大,我们对全球的碳中和、碳减排责无旁贷。
鱼缸里的水清澈见底,小鱼欢快地在水草中游来游去。谁能想到,这鱼缸里的水,竟是由炼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而来……6月21日,在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与中国石油河北销售公司在任丘市联合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上,前来参观的市民亲身感受了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形势,都需要我们在科学技术上做出突破,这种突破既包含前所未有的原始创新,也包含替代传统技术的新技术。”近日,国内首个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在深圳前海创设成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联盟发起人之一孔英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时表示,成立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恰逢其时。
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1万家,是“双化”协同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依托国企技术、人才与资金优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设“5G+数字工厂”,大力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借助绿色制造推动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支持上下游企业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高水平打造“双化”协同供应链体系,推动深圳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院院长陈立文说:“纵观国内外,城市碳中和主要从能源消耗、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等方向开展,通过每项路径方向分析收益、成果和成功指标,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诉求,选取适宜的减排路径,逐条设定落地实施细则,从而向零碳目标迈进。”
生态公民的主体性作用。在“双碳”目标下,要打造市场、社会、企业和政府的力量联合体,以及企业、个人参与节能减排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应该追求利润,但其利润应该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企业更应该对包括消费者和社会大众以及事关人类整体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展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和体现出相应良性的行为。从本质上讲,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的错误观念而导致的不良结果,而人类保护生态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有赖于通过生态教育的方式完成公民生态意识、生态素质以及生态人格的培育和塑造,根本手段和途径是以生态文化意识为切入点,对企业员工和消费群体中的个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将其培养成一代具有环境观念、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的“生态人”。而生态问题的全面解决,取决于生态公民的广泛养成与普遍自觉,即在于能否培育出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公民。
6月15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携手之约举行双碳专场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发展、低碳发展需求解读政策、分享经验,促进供需对接。京东科技、碳阻迹、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等40余家企业现场交流。
展会搭台,经济唱戏。随着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开幕,这场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吸引了全球关注,对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化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这四对关系。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