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助推我国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
当前,我国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的发展模式仍未根本改变,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繁重。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84.1%,其中煤炭达56.8%,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达到80%以上,难度不言而喻。同时,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碳发展惯性仍然很大,而发展惯性力的逆转往往需要施加成倍甚至更大的作用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巨大挑战。我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启降碳进程的,受原本发展惯性的牵制,个别地方为了“碳达峰”盲目搞“碳冲锋”,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冲动依然强烈,对实现“双碳”目标十分不利。实现“双碳”目标,时间上也异常紧迫。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人均GDP相对较低、所用时间明显更短的情况下提出“双碳”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成本远大于这些国家。同时,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底子还相对薄弱,“双碳”领域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标准、人才等基础支撑也十分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