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共 大道同行——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
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世界发展进步指引前进方向。十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关注我们
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世界发展进步指引前进方向。十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共同擘画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新愿景、新蓝图、新举措。习近平主席访俄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俄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完善全球治理,将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我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结合广东省实际提出的意见。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3月15日印发实施。
应普京总统邀请,我即将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10年前,我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俄罗斯是我访问的首个国家。10年来,我8次到访俄罗斯,每次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了中俄关系新篇章。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将中俄关系置于本国外交优先方向。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10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得到长足发展,阔步迈入新时代。
3月15日,大庆油田与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合作建立的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揭牌。这是中国石油首家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标志着两家单位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油田党委书记、公司执行董事朱国文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院长邹才能共同为研发中心揭牌。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阳能电力的安装成本大幅下降!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其建设和运营的平均成本自2009年以来持续下降。到2021年,大约仅每兆瓦时36美元,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大约90%。与此同时,煤炭的成本则变化不大,2021年约为每兆瓦时108美元。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分析师巴哈尔表示,预计未来5年,新建的电力设施中,太阳能几乎会占到60%。
3月15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作答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并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直面人类共同挑战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观察人士注意到,“政党的责任”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向全球主要政党举行的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共有的主题。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2021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主题为“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指引前进方向,引发热烈反响,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加氢站技术突破、设施完善和快速布局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氢能产业加快发展的前置条件。为解决国内加氢站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高、周期长、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等问题,101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液氢储存加注为技术路线的液态储氢加氢站研制,研究燃料电池车用液氢存储加氢站工艺、控制及安全流程,解决液氢增压汽化等技术瓶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