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发布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未来将聚焦“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等开
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扫一扫,关注我们
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自去年9月22日我国宣布“双碳”目标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就被广泛看好,但是在产业推进过程中依然遇到各种各种的制约因素,比如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新能源并网依然存在障碍、输送通道审批建设缓慢、煤电控制不够严格等一系列问题。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保供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降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需要准确把握电力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确保实现安全、低碳、高效等目标的动态统一。
11月19日,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