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发布时间:2023-10-27作者:科谷摘编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经济结构正在重构,“双碳”成为世界各国竞先布局的科技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高校作为“关键少数”,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进程中天地广阔、大有可为。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高校扛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新使命提供了重要实现路径。新征程上,高校应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双碳”目标任务,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内部治理等维度,系统构建高水平服务“双碳”工作体系,为实现“双碳”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强化“双碳”人才自主供给。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国内能源、建筑、环保等行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激增,但对于一个新兴的领域来说,当前国内高校“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刚起步,“双碳”专业数量较少,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人才较为紧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相对薄弱。高校应深化“双碳”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加强“双碳”人才需求动态分析,布局增设储能等“双碳”相关专业,支持建设与“双碳”直接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本硕博贯通自主培养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实施“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为抓手,一体化推进“双碳”专业、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建设,深化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鼓励基础条件好、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成立具有实体性质的碳中和领域教学机构,加强与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大中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探索体现“双碳”特点、符合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助力“双碳”科技自立自强。“双碳”转型是基于科技革命的创新推动,只有立足于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应突出有组织科研,为“双碳”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要主动适应现代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优化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加强“双碳”相关基础科学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研究,构建我国“双碳”自主知识体系,为实现“双碳”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瞄准低碳、零碳、负碳等碳中和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着力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开展大攻关、产生大成果,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产学研合作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高校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
 
提高“双碳”开放合作水平。实现“双碳”,是我国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我国高校应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自主安全的理念,推动“双碳”领域教育国际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双向交流机制,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各类创新要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碳市场运行规则、能够参与全球碳治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在师资建设方面,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建设碳中和领域创新引智基地,引进或聘请一批“双碳”领域高水平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合作教学、科研和参与学科建设等。在科学研究方面,联合世界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常态化举办“双碳”领域国际学术活动,主动发起或参与国际“双碳”领域重大科学工程或计划,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提升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和“双碳”话语权。
 
完善“双碳”内部治理体系。高校要将碳中和理念融入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绿色低碳校园行动,努力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先行者和示范者。要将党中央关于“双碳”的创新理论和部署要求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中,开设碳中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等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宣传教育、文明创建、生活体验等活动,多形式普及“双碳”知识,培育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校园新风尚。能源是实现“双碳”的重点领域。高校应结合所在地的自然禀赋、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科学规划符合办学定位和教育规律的校园功能布局,将节能减碳等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力度,有效降低校园各种碳排放。数字化是教育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要将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办学治校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等数字化平台等,推进能源供给智慧化、精准化、效益化,实现以数字化促进治理现代化、以治理现代化促进绿色低碳化。
(陈超凡,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186